“专业经验、行业资历、人脉资源等的积累,并不能保证我们在创业路上一定成功。看清市场发展趋势,顺势而为,以及一直保持的‘少年精神’,才能支撑着我们逐步走向成功。比如少年的勇敢抉择,义无反顾;少年的好奇探索,持续学习;少年的永不言败,愈战愈勇......
创业如行走江湖,愿我们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上海翌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陆维琦,前不久受人民网的邀请,在上海闵行区紫竹科技园,向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故事从初入职场的4年,到外企任职的7年,再到初次创业的5年,最后是二次创业6年至今,每一次职业机遇,都给陆维琦带来了重要的转变。
时过境迁,再回首当初的那些“机缘巧合”,发现走到今天也并不只是出于偶然,而是因为一直保持的”少年精神”。
一、初入职场,懵懂“少年”保持好奇心
1999年,对陆维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某南方车企为了解决世纪末(2000年,又称“千禧年”)软件行业普遍存在的“千年虫 Y2K”问题,来到了他所在的大学,挑选一批在校学生加入项目团队。
当时,陆维琦是在校修读材料加工工程硕士研究生,虽然专业并不完全对口,但他对软件技术及应用非常感兴趣,平时就自学积累了很多相关知识,只是缺少实践机会。
所以陆维琦也报了名,按照要求在一天内自学完成Cobol语言,第二天参加考试,最终凭借优秀的成绩获得了机会。
正是这段看似偶然的社会实践经历,加强了他对软件专业的兴趣。同时因为在实践中出色的工作表现,临将毕业时,该车企的CIO主动向他发出了入职邀请。最终他也忠于自己的兴趣,放弃了留校考博的机会,从此踏上汽车和软件的职业发展道路。
二、外企任职,上进“少年”保持学习心
2004年,陆维琦加入了国际科技巨头IBM公司,并在工作了几年之后成为了一名非常有经验的专业软件工程师和高级项目经理。可观的工作成绩让他被看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有一次,他的导师邀请他离开外企的大平台,一起创业。
陆维琦当时动心了。因为他对自己的业务专业能力很有自信,并且内心时常有“要干大事情”的想法。但面对诱人的创业机会,他还是冷静思考了一番。
“在与IBM内部其他部门接触的过程中,发现除了软件和业务管理等专业能力之外,自己还有很多值得去学习的东西,比如企业管理、公司战略等等。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核心能力。”
陆维琦回忆说到。
正巧,当时公司内部有个机会,是邀请他转到 IBM 的业务咨询管理部门去做咨询业务。权衡再三下,他忍痛婉拒了导师的创业邀请,转而成为一名业务咨询顾问,进一步去学习,补全更多企业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
从软件工程师转岗为咨询顾问,陆维琦的认知得到了提升,学会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去制定战略规划、进行组织变革、设计业务流程等等,为日后创业打下了更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咨询领域他也认识了许多优秀的伙伴,并且彼此都成为了生活和工作上的好友。他们后来在各方面都给予过陆维琦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
回想起曾经放弃的机会,陆维琦觉得,相比于仓促参与创业,在咨询团队的这段成长经历对他来说意义更加深远。
三、初次创业,勇敢“少年”保持事业心
2010年,车联网概念在中国兴起。彼时陆维琦还在IBM的咨询团队工作。在为车企服务的工作中,他觉察到了未来新技术的发展将会给汽车行业带来一番崭新的变化。
于是,内心“要干大事情”的想法再一次被点燃。就像当年用Cobol语言打开了汽车和软件行业的大门,这次陆维琦想用自己储备了多年的知识和能力,抓住机遇,打开车联网这个新兴市场的大门。
凭借在咨询领域培养的专业敏感度,2011年,陆维琦认为各方面条件都已经成熟,于是正式离开外企的大平台,加入了充满激情活力的创业团队。而该团队也是中国第一批车联网初创企业之一。
刚开始一切都是很美好的。
“我觉得自己又有专业能力,又有咨询能力和管理能力,那我创业应该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
回想起当时的想法,陆维琦笑着说。
“在一个大平台工作了比较久的人,一开始会很容易放大自己的能力。因为背后有大量成熟的平台提供给你的支持,是你一下子看不到的,后来才会慢慢知道。”
现实中,创业公司的成功率大概连10%都不到,其中包含诸多因素,比如战略规划、竞争环境、团队能力等等,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尤其是当市场发生变化,竞争与日俱增,团队不得不负重前行的时候,所遭受到的创业艰难,非亲身经历是很难想象的。
随着中国车联网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经过了5年的坚持,企业内部有了很多问题,并且不是仅仅靠努力就能解决的。
2016年,陆维琦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了第一家创业公司。
对于他个人而言,第一次创业,努力过了却最终没能成功,内心是充满遗憾的。但这份遗憾并没有劝退他,反而是为他后来的二次创业,埋下了又一个“偶然”的种子。
四、二次创业,追梦“少年”遵从内心召唤
2016年,对陆维琦来说是异常艰难的一年。第一次创业失败带来的阵痛,让陆维琦对创业产生了敬畏心。他没有立刻投入到二次创业中,同时也非常犹豫要不要再回到大平台企业工作。
或许真的是机缘巧合,一天,他去到北京798,刚好路过奥迪中国办公大楼的展厅,被里面陈列着的汽车发动机系列模型所吸引。它们属于不同的车型、不同的年代,代表了技术的革新,象征着整个汽车发展史。
看着展示的这些技术,陆维琦想象着,未来的汽车行业将会是什么样的?
也许十年后,在这里展示的不仅仅是发动机,还可能是新能源电池,或是氢能源动力系统,甚至可能不只是实体,还有数据和软件、智能化系统等“软引擎”。
无论如何,汽车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驱动力,而汽车的科技驱动力也将不断变革创新。
“像奥迪这样的品牌,一百多年积累努力,把汽车的动力系统、安全系统等技术壁垒做强做深,引领着行业。那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集中精力,做好‘云上数字引擎’,我相信也一定能成功。”
陆维琦想创业的心又再次被激活了。
2016年11月,Next Engine翌擎科技在上海注册成立。翌日引擎是什么?是数字引擎、软件引擎!
以助力汽车产业数字化升级为目标的翌擎科技,从六七人的初创团队,到如今400多人的规模,一路顺着趋势向上。现在每年都能保持35%左右的高速增长,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并且未来还将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汽车产业发展至今,迎来了新的变革,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未来的汽车,不再只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会成为智能的移动终端、数字空间;未来的车企,也不会只有造车的能力,还要有智能网联、大数据、软件开发等能力。汽车的定义在变,整个产业价值链都在变。
对于年轻人来说,无论是创业还是择业,都是要抓住行业的变化,顺势而为,就像雷军说的,做一个“追风者”。